wocuole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五阴炽盛.
五阴炽盛是什么意思?
還五阴炽盛苦就是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妄想分别执著,像猛火一样的烧著,不会心静。五阴炽盛是因、是造业,感受前面七种之苦
…… 有一類的叫「五陰熾盛苦 」,什麼叫作「五陰熾盛」?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想、分別、執著像猛火一樣的燒得非常的旺盛,它不會熄滅,這叫煩惱啊!五陰熾盛是煩惱,是造業。所以感受前面的七種苦果
…… 八苦最后一条,叫‘五阴炽盛苦’。这八种前面七种是从果上讲的,末后这一种是从因上讲的。五阴炽盛,要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们浅显的话来讲,就是你的烦恼习气非常重,身心不安,妄念妄想分别执着很重很重,你才会感招到前面七种苦报,这些都算是苦苦。欲界具足了苦苦,还有坏苦。如果你修行功夫不错,得到禅定,真正得禅定,欲伏住了,定功伏住了,你的心得清净,你生到四禅天。看你功夫的浅深,从初禅到四禅,这叫色界天。这个天里面这八苦没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都没有。这很快乐,虽然快乐,他寿命有尽,寿命到了的时候,他还要死,于是苦就来了。所以色界天人平常没有苦,临终的时候有苦。临终的时候身体坏了,生病。他所居住的这些宫殿、一切享受,一样都带不走,真的是佛法里头常讲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虽然没有苦苦,他有坏苦。
佛教的宗旨是让人们安于现在的状况,享受有限的幸福。认为一切的疾苦来源是从个人的贪念所导致。而直接从唯心主义的角度出发,劝世人平淡度日。故被封建主义者利用于巩固国家对民众管理,并在古中国得到大力的发扬。
从某角度出发,这样的主义有他的好的一面,对生态,人文,都有好处,能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例如暴力事件(巩固了社会治安),杀生(维护了生态的自然和平)而在现实中,出于人人的劣根性和本性,是行不通和消极的(造成了社会的停滞,缺乏竞争等)。就想一个幻想世界的乌托邦,美好而不可实现。
当然,各人有各自的宗教信仰,我们可以从理性上面分析,却不能阻止人家的信仰。不能因为人家生活条件比你好,就进行攻击和怀疑。因为这很公平,你也可以选择做出家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