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标志被抢注的反思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外观设计审查部副部长宫宝珉在第三届中国工业设计论坛中透露,北京2008奥林匹克会徽“中国印”标志的设计专利已经被提前“抢注”,这使北京奥组委在奥运标志的宣传和商业化开发上面临了极大的尴尬。虽然其拥有该标志的惟一商标使用权,但在其商标使用上却不得不将向专利权所有者缴付相当的专利使用费用,始终无法成为该标志的完全拥有者。(《现代金报》12月1日)
这位官员把这起奥运标志危机的爆发归咎于奥组委对专利知识产权维护的意识薄弱所致,人们不禁要问,导致奥组委相关官员忽视专利权保护、付出巨额学费的深层次原因究竟在什么环节?
指责奥组委忽视知识产权,可能确实有些冤。打开奥组委官方网站,还专门设置了“知识产权保护”专栏。对奥林匹克标志如会徽等的保护,国务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还特别制订了相关条例和规定,这样的关注程度在国内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奥组委也多次依据这些法规对侵犯奥运标志专用权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了查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在奥运标志的外观设计方面仅申请了商标注册,而使该标志设计专利被提前“抢注”。
应该指出,奥运标志的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巨大,其商业化开发也一向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拥有奥运标志专用权利的奥组委,应增强市场经济和法制经济的意识,运用市场开发的巨大威力,积极寻求奥运标志价值创造的最大化。而商标权和专利权的注册才是获取其最大价值的法律保障,这已成为市场人士的共识。
奥组委这次对专利申请的忽视,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他们对自己获取的独特的政治支持过于自信,对行政权力过于迷信。如此一来,应该考虑的问题可能会考虑得不够全面,思考方法一旦过于简单,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都是平等的法人关系,都应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市场意识缺失,法制观念不强,就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地驾驭“知识产权”这把双刃剑,无论你有多大的背景,在公正的法律面前,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今天,“中国印”标志被抢注,由于涉及法律问题,解决难度会比较高。奥组委的官员们又把目光寄托在了政府身上,希望政府出面,多个有关部门和司法界共同协调磋商,解决这个难题。
其实,对奥组委来说,强化市场意识,以平和的心态走向市场,可能更为迫切。否则,即使避免了这次危机,可能还会遇到类似问题需要缴纳更为巨额的学费。因此, “中国印”被抢注,留给我们的教训绝不应仅仅放在重视专利权保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