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123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设计直到现在,人们已渐渐地明白,设计是为人,而非产品或金钱,慢慢地明白了设计的这种人文精神。
而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什么?是儒学文化、五千年的封建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民间有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这就是一种文化,是现代设计在中国急需的养科。
这个观点,也不算什么新鲜了
而且就这篇文章来说,写的也不深刻,不知道是谁写的。
写的太笼统了,谁都知道要中国味道,设计了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考虑到这个问题
可惜这个问题的答案,至今还没有很圆满地回答
这篇文章说到形式感,说"如今的中国设计师可能过多地强调了形式的方面,而忽略了设计作品本身应透露出来的内容和意境。 "
恐怕说的人自己没做过多少设计。
所谓的意境往往是通过形式透露出来
现在很多人喜欢说,设计要注重内涵,不要关注形式。似乎意思就和一个人内在美比较重要,不要关心外表这个道理差不多。
这样说法,粗听似乎大有道理,也能唬唬人
可惜,他不知道,中国很多的文化精品就是通过他与众不同的形式感立于世界文化之中的
中国的京剧:你不一定知道那一出戏,但是你一听到京剧,第一个反应就是那些脸普,那些剧服。中国的建筑,你不一定知道,为什么是这种屋脊的造型,有点圆弧形,但是你知道这就是中式的建筑!
中国的这些形式出众的各色建筑也好,人文也好。是靠特有的形式感而吸引人们的
当然这种形式感是由于受到多种思潮的影响:儒学文化、五千年的封建文化
但是如果像这片文章那样,谈要内涵,要文化。其实是空谈
没有依托于这种形式,从何谈起内涵。
那些内涵天生就是要依托于形式。
这种论调的实质其实特别苍白无力。
其实不是设计师过于强调了形式的方面。而是设计师不懂得到底什么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