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就说说。你的这些作品都是Logo,估计你对VI系统是较为感兴趣的。因此我在这个层面为出发点跟你切磋切磋设计,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对你有所帮助。
很多人将设计的希望寄托在灵感,或者寄托在自己高超的审美观点及形式处理手段。有失偏颇。拿一个标志来说明问题,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该标志的功能。其它的东西都是为此而服务的。
①标志的含义——为什么要含义,那是因为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流传,从而完成一个标志的广告职责。除了设计人士和想成为设计人士的人之外,很少有人会对一个与自己豪无关系的Logo的含义感动不已的。
②标志的形式和风格——不同的企业和产品面对的客户群落不同,心理因素、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性别职务、文化背景等等众多因素决定了其审美方向有不同的倾斜,这些并不是一个设计人员凭自己的个人审美情趣能左右和强行更改的(只能作以引导)。所以对于一个想以设计作为职业的人,主张固定一种风格我并不赞同。我们都在赞叹隶强前辈的精彩作品,那仅仅是针对他的艺术造诣而言的。他开创了一种典型中国雅蕴深藏的商业美术风格,而且这种风格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从广告学的角度上说,这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更不应该让众人顶礼膜拜。你能想象假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同时让隶强前辈做设计的后果吗?面对两个相近、相同属性的案例,用同一种风格处理无疑是件空前的大灾难——尤其当这种风格已经独特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国内的设计人士大多都是美术专业出身,由于知识结构不完善,设计人员关注点只集中在形式上,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并非说形式不重要,然而“唯形式至上”的思想太过狭窄。国外据我所知大多设计名家都非美术相关专业,同样创造精彩的案例。
说这么多,是因为看到了你的作品在形式塑造上已有了相当的功力,并且也已经隐约透露出你逐渐形成个人风格的痕迹来。私下认为,如果能在继续强化形式上的工夫的同时,也能完善你的知识结构,才容易再在设计的范畴内得到长足发展。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而且这些都是跟学校老师的传授大相径庭的。看得下眼的你就接受。看不下去你大可当我没说。呵呵。
我没直接说你的这些方案,因为这里毕竟不是设计理念区,也因为我不想重复曾经说过的问题,更因为我对以上方案的具体内容不了解,我无法给出客观的看法。而就形式上作以探讨并不是寥寥文字可以解决的问题。
最后说一句:你的水平落差较大,比如“java编程网上联盟”就很好,以我的能力而言我几乎不用说什么了,但“CCAV华人传媒标志征集”就很令人大跌眼镜。另外,注意到你的处理手法以“象形”为主,有没有其它思路的作品呢?......